三峽大壩,這個高約185米,長度超2300米的龐然大物,創造了數不清的全球之最:混凝土澆筑量第一、建造難度第一、裝機容量第一、發電量第一……它融匯了幾代人的夢想,凝聚著中國水電人的智慧與力量!
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,名叫楊錫銀,原葛洲壩集團公司三峽指揮部總質檢師,1993年,42歲的他開始參與三峽工程的施工建設,從事建設安全與質量管理,在參與見證了1997年大江截流、圍堰合龍后,1999年,楊錫銀和同事們迎來了三峽工程最重要的建設環節之一:要在裸露的河床上,澆筑2800萬立方米的混凝土壩體。 2800萬立方米,其中一半的澆筑量被要求集中在1999年到2001年,相當于每天得澆筑近1.3萬立方米,否則工期就會延誤,然而,當年普遍采取的澆筑方案是用汽車運輸,再用起重機吊罐,每一罐僅有9立方米混凝土,如果采用這種方式,即便一天從早到晚不歇氣,一天的累計澆筑量 也不到4000立方米,照此進度,三年的工期需要10年才能完成。
消息